News >
Classmates
2021-02-18 Sharing by Chow Mei Leung
寄來書 重頭讀 周美亮 2021年2月 18日 上次坐飛機,已經是2019年11月,和基社同學到馬來西亞六天遊。基社藍寶石禧之後,跟女兒說很想寫下來,但有些不愉快的感覺寫出來不太好,只寫好的自己又不舒服;終於聽女兒的,不寫便沒事了。香港人經歷了這兩年的變化,到了今天,真覺得平安沒生病便很好了,還管他什麼不愉快呢!回想起來,都愉快地細味著,一篇篇,重頭讀。 到達檳城已是晚飯時間,導遊改了用膳餐廳,但自己先到檳城的宗岳兄卻已經在原定的餐廳等我們,而且他不用手提電話。一番周折,才與鶴兄相會;阿春的弟弟住在當地,也來會合。大家高興地大快朵頤!這次旅程,餐食豐富美味,稍遜的是享負盛名的怡保,大蝦不新鮮,羅健廣吃得拉肚子。怡保火車站、市政局等景點都很好看,只是天氣熱,太陽猛烈,濕度高,大家只能蜻蜓點水,速速拍照回去慢慢看。 我們住沙灘旁的假日酒店,早餐就在沙灘旁邊,有些雀鳥飛入來「搵食」,平添熱鬧緊張,蠻特別的。酒店設有康樂室,陳康年在加拿大的乒乓球會已經操練了25年,打得真好!還有阿春、一和、佩明夫婿 Andrew 都來了。我拿起球拍,說道:「你們唔準西唔準削呀!」於是才得以有來有往地打了一會兒。 有位看似選手年輕健兒,拿著私家板在旁觀察了一會,挑戰康年兄,我們興奮地觀戰。康年聚精會神應戰,果然厲害,基社健兒大勝! 阿鶴和健廣在旁打美式桌球,原來鶴兄是高人高手呢! 檳城喬治壁畫很有趣,站在合適的角度拍照,便可融入畫中,單車、汽球、窗戶,自己都成了畫中人。 自然國家公園是很別開生面的行程,兩位膚色黝黑的導遊說我們是首支到遊的外國旅行團,落力講解,植物、動物、山水岩石... 開眼界,長知識,謝謝「旅遊製作」的工作人員,一切都安排得很好。 務邊沉香山茶園視野廣闊,滿眼千山綠,樹幹上畫上各種動物,女同學們開懷地攬著拍照,人與畫,都可愛。買茶購手信,開心得很。 海中天空之鏡,個個耍得不亦樂乎!最記得希潔舞著長裙,阿春沉穩太極招式,眾多笑臉歡笑聲,一大群花甲男女,踢水追逐,在淺水中玩得天真爛漫,真好!開枱四只腳,我們八只腳圍圈大合照,要認番出嚟都有難度!一會兒列隊扮恐龍,一會兒翩翩起舞,又相擁浪漫一番... 可惜健廣在怡保吃壞了肚子不能來,獨自留在酒店。(還有某好心同學留給他吃的藥 — 那過了期四年的藥!) 年來少出門,閒想些開心片段也是樂事。記得有次在老板娘希潔家中,飲飽食醉後,阿鍈披上自織的披肩,紫紅粉灰波浪通花,柔軟迷人,她微笑著輕輕轉身,彷彿看見她在英國閒暇午間陽光中滿意地編織著,是美麗,是遐想... 當時不覺怎樣,現在卻已難求。 我的同學們很可愛,二月初王熊在「李老闆好朋友群組」上高呼: 「🎊🎊恭喜我吧!各位書友,從今天起,我便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了。🎊🎊😊😊」 隔數天,再大叫:「💕再恭喜我吧,各位書友,小女出嫁了!💕」 眾友齊賀喜! 農曆新年,同學們揮春年花金牛喜慶賀歲,李老板問:「有冇人可以統計過年有幾多人show up」「I mean say 恭喜🤣」。老板頑童本性,年前數十人在群組互賀聖誕新年,他竟然細心校對,清算點名誰沒發賀詞,今年竟又想惡攪,想起也發笑! 也常想起徽徽,瀟洒自然和氣,和她相處是就是輕鬆自在怡神。志文兄閒步時,信手拈來,尋常事物在他鏡頭下變得「好有睇頭」;日月星辰花鳥蟲魚,在他的構圖和光影中,感情流動,真喜歡收到他的作品呢! 有愛人令你長相憶,有美事讓你縈懷繞;窗外,總會有陽光燦爛的日子,過了花甲的日子,好好珍惜。 |
2019年9月20-29日 隴西行
2019年9月20-29日 隴西行 周美亮 暫遠危城,且離愁囂,九月下旬到隴西十天絲路遊。 去年十一月,和鄭徽等共八位女士到敦煌、張掖一帶雪上行,歡欣寫意舒懷,便已定下了這次隴西之約;途經陝西、甘肅、青海三省,雖然車程較長,但增見聞,長眼界,明媚風光,歷史文化,無不醉人! 甘肅省境大部分在隴山(六盤山)以西,簡稱為隴。我們在陝西西安上車,先遊扶風法門寺,新建築宏偉,但不及舊塔的歷史文化寶藏。寶鷄五丈原武侯祠憶緬三國諸雄,壁上岳飛書諸葛亮出師表,英雄同涕零。 天水麥積山石窟氣象萬千,景觀壯闊。平涼雲崖寺石窟山幽林茂景美,惜逢大雨路隔渉難行,祇是走了一小段。這兒在竹林寺水庫旁,因環保等原因不能發展,所以交通仍不太方便。遇大雨,濕身濕鞋襪,繼坐三小時長途車,經六盤山修路,曲折崎嶇多彎,頭暈作嘔發冷,辛苦得很。幸得眾友幫忙,Daisy 更有薄羽絨褸借用驅寒,終於挨完車程,到達崆峒山腳。翌早登山,精神煥發上天梯,崆峒山號稱中華道教第一山,我愛賞名山風景,對神仙們則不太了解。 第五天到了甘肅省會蘭州,看黃河鐵橋,賞滔滔銹色河水,吃蘭州牛肉麵,很地道踏實的感覺。景泰白銀黃河石林是此行的藍寶石,我竟是在預習行程資料時才知道有這麼一個美麗宏偉的地方!坐上羊皮筏已有神奇的感覺,在滿是急流旋渦的黃河裏浮盪,藍天白雲下處處是鬼斧神工的景象,驚呼暗嘆不已!還有一程坐驢車深入看石林的,真盡興! 第一眼已令我驚嘆的「馬踏飛燕」是在景泰雷臺漢墓發現的,它成了中國的旅遊標誌。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年代比敦煌莫高窟還早,永靖炳靈寺石窟沿途滿眼黃河水墨丹青,風景秀麗,樂甚! 第十天由西寧坐飛機到西安,再轉機回港。歸家途中,鄭徽和佩明一車在干德道遇上四呎長大野豬,幸是有驚無險還添了趣。 這次同遊的共十人,我和女兒熹婷、鄭徽和姐姐鄭萃(熹婷就該叫她萃姨)、陳佩明和劉先生 Andrew、潘錦明和劉靜儀 Sylvia、浸會傳理系同學 Daisy 和 Ellie。再次體會人之相與,趣舍萬殊,靜躁不同。佩明帶了百寶袋,解饞糖果、醫肚餅食、防暈浪的檸汁薑...要什麼有什麼,Andrew 拍照專業,服務大眾。徽徽和萃姐感恩安逸,笑口常開;Daisy 消化力強,常喊「好肚餓呀!」,Ellie 和錦明自幼已是鄰居好友,二人都是安靜好伴,錦明熱愛自拍,拿著神棍自得其樂四處拍。Sylvia 劉導樂於助人搬搬抬抬,不論何處都聲大大,指手劃腳... 有厭其煩的也自有喜歡的.... 偶有欣於所遇,暫得於己足矣。 往歷史名城旅遊前,我都習慣先看些資料介紹,女兒也有這興趣,而且比我更勤力,記憶也更好。日前她邊給爸爸看照片邊作介紹,說得頭頭是道,我頂著大汗在廚房煮飯,也感到很高興呢! |
2017-02-10 歲末、新春
歲末、新春 周美亮 2017-2-10 月月月圓逢月半,年年年尾接年頭。 去年12月27日,天晴大風。徽徽行西貢,WhatsApp來山青水美好風光照片,跑步基(陳鴻基)展示11月在同一路徑也留下笑顏。收到照片時,我和阿虎正在馬鞍山碼頭附近,頂著大風閒步,欣賞八仙嶺和馬鞍山熟絡親切的美麗。當其時,原來阿良也正在南丫島,於是煙囪白鷺、紅花落霞、灣清沙淨的美麗照片傳個不亦樂乎! 清海加入道:『正在流口水看大家行山樂,阿周一句「各有一片天,真好」,我於是飛奔去捕捉了火炭的一片天。(是慢步才是真的)』清海傳來火炭的藍天白雲綠樹,近黃昏,落霞照片寫著「夕陽無限好」…… 我的同學和朋友,大都已屆花甲,有些出現了老人家的毛病,有些身體抱恙甚至大病,不免唏噓感慨。但想想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年紀老邁的,接受老去的事實就是了,若能少些病痛當然更感恩。有日天氣清涼舒服,身體的痛症也不太明顯,輕鬆的走在街上,我突然感到無比的快樂! 曾在旺角碰見謝約翰,他笑著高興地叫我周美「好」;最近在九龍城遇上林錦華,他外形真是沒怎麼變,說起以前我到他公司拍外景,竟已相隔數十年。錦華兄快要移民了,有空來相聚否?和老同學相見,是快樂的。 WhatsApp 群組眾多,合心的頗舒情寄意,閒聊約飯局亦非常方便,但有些長篇大論兼偏執的,恕不奉陪。「枕上詩書閒處好,門前風景雨來佳」,俯仰間樂趣多的是,只是眼睛易倦,閒來少了開卷,然每想起讀過的佳句妙語,賞心依舊。 何淡如的廣東話諧聯,真能令人笑開懷: 一拳打出眼火,對面睇見牙煙 有酒不妨邀月飲,無錢那得食雲吞 四面雲山誰作主,一頭霧水不知宗 新歲已至,轉眼又到元宵。仍是正月,李老板振強兄誠邀眾基社同學於正月廿二(2月18日星期六)到他的茶餐廳共聚吹水,下午五時至晚上十時,任飲任食,每位只收$50。「夕陽無限好」,希望你抽空前來,別又要榮先老人家逐一致電邀請了,快向他報名吧。 |
2016-05-02 鄭徽登六雜感
登六雜感 鄭 徽 去年初,有好一段時間,相識於兒時的J,在群組中傳話,他年過九旬的媽媽恐怕將走到盡頭,已經停止所有的治療,拔掉所有喉管,由深切治療轉到另一家醫院療養。他遠在英國的弟妹都回來了,三兄妹日以繼夜輪流守在床前,陪伴媽媽度過最後的時光。我陪著我媽媽去看望,老人半躺在床上,氣若游絲,臉白如紙,合上眼,根本看不出到底還有沒有嚥氣,媽媽低聲飲泣:「你們都走了就丟下我....」我們兩家父母輩是外地同鄉,上世紀四十年代在這外鄉的蕞爾小島上有緣相識,兩家共六個孩子,五、六十年代共同成長,如今兩家的老父都走了,如此情景,媽媽自然傷感。那段時間,我們每兩三天都去看望,過了大概一個星期吧,老太太竟然能睜開眼,有一天,我握著她枯柴般的手,老人竟然很細微但很清晰、幾乎是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:「多謝你!」我高興得幾乎想和她摟個滿懷。J也說,個把星期以來,媽媽好像電腦重新開機一樣,一點一點的在自動更新整理程式,每天都總有一點點的驚喜......長話短說,如今老太太細白的臉色透著紅潤,到茶樓和我們午敘聊天,直呼我的乳名,還會笑瞇瞇的調侃兩句,本來就慈祥的眼神更溫婉,充滿愛惜。J就像過去二十多年一樣,繼續無微不至的照顧老媽媽,就像帶孩子一樣。J是老大,三兄妹六、七十年代全到了英國求學,然後都在英國留了下來,這在當年是最普通不過的事。然後,九十年代初,J都四十出頭了,在英國待了二十多年後,毅然回流香港,在事業上重新開始,最大的原因:父母開始老了。 時間又快速回到今天...... 同事中有一位年輕能幹的媽媽B,先後添了兩個孩子,小弟弟才一歲多,B工作勤快有序,一心想盡快考取建築師的專業資格,但又很想全情投入照顧孩子,過去兩年應付工作、考試、生活等等的壓力,令她精神和體力透支,閒時聊天總按捺不住迷惘、耽憂和淚水。令人鼓舞的是,最近她一擊全勝,成為註冊建築師,但更令人意外的是,她同時也決定,暫時退出職場,當一位全職媽媽。這絕對是一個幾經掙扎的決定,但主意已決之後,她如釋重負。事業上儘管暫停,此刻,孩子的成長,才是最值得她支持、珍惜。 前幾天下班後,收到笑話一則: 點解老媽去學游水? 老太太突然不去廣場跳舞了,改為去學游泳。 大家都問,你怎麼改游泳了?老太太無奈地說:「兒子和媳婦吵架,每次媳婦都問:我和你媽掉水裡,你先救誰?我不想為難兒子,所以就學游泳了!」 過了一段時間,小兩口又吵架了,媳婦又問:「我和你媽掉水裡,你先救誰?」 老公說:「我不用下水,我媽會救你的,她會游泳。」 媳婦不依:「不行,你必須下水。」 老公答:「那你死定了!我不會游泳,我媽肯定先救我。」 折磨中國男人千年難題終於解決了! 群組中大部分反應都是破涕大笑的鬼臉,除了其中一條:「也是媽媽疼兒子的行動之一,母親節快到,所有母親都去學游泳吧,救仔,自救......」那怕是回應這些搞笑小幽默,身為媽媽,到老都流露出對孩子不能自已的體諒,生怕自己成了負累之餘,還想著救兒子.....我們真的讀懂了父母的心嗎? 幾個身邊平凡的小故事,初生與暮年,期盼與傷感,無聊的網上笑話.....似各為極端,又如此雷同。父母為孩子做出巨大的轉變,自是理所當然,孩子他日是否知道和體諒父母當年曾經的抉擇和犧牲?當身邊好多好多朋友,十七、八歲一去就是幾十年,然後是每年看望父母兩、三星期,或回來探病,最後在靈前垂首,我不禁感慨,孩子當年決定立足他鄉時,在那很多的考慮之中,照顧父母終老是否曾經佔一席位......,這裡無意批評,只是感慨,終於明白父母當年心中的無奈和失落而已。父母當年從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學懂原來生兒育女、維繫家庭是這麼回事;陪伴父母走最後的路,我們何嘗不是因此從中體會,原來衰老是這麼回事,原來許多老人生活細節,我們可以為之作出心態上或實質上的準備,走好最後一程。 「老,是完整人生的一部份。」台灣作家簡媜如是說。能有機會陪伴父母走完完整的人生路,能有孩子在身邊陪伴你,可以是福分,但都並非必然,當中甘苦自知。作家楊絳年過一百,丈夫兒女都走了,對人生有如此從容的感悟:「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,到最後才發現: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……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後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係。」 已經踏上黃金歸途了,十年?二十年?三十年?..... 是晴是雨,都期待風光無限,沿路有你。 |
2015-09-25 梁香蘭點滴在心頭
點滴在心頭 梁香蘭 四月中我又在廣州換了腎,零八年有了一次經驗,今次上去便更驚青了。 那天去到醫院,前後三個護士在我手臂拮一輪都找不到血管,抽不到血,待手術室喊話來催,才出動護士長,一拮便抽到了。被擺上手術枱,還未打麻醉針,有個醫護人員跟我說:"你地D香港人好歧視我地大陸人,你知唔知我地係香港做手術你地點對我地?不過我地大陸人好大量,我地唔會用同樣態度對番你!” 我驚未過,另一個講解了一下程序,打了麻醉針,我便昏迷過去…... 由於容易受感染,手術後我坐輪椅被推到加護病房,稍為安心。那知推輪椅的大漢放下我後就坐在離我不到三尺的地方坐下,當然他沒帶口罩,我聞到他的男人汗味,聽到他的呼吸聲,護士跟他說:"你推完可以走了。"他回應:"我知,今晚已推了很多轉,如果我現在出去,他們又要我推多轉,我要坐低抖吓先。"他的氣抖了很久,而我的眉頭由入院那一刻開始,一直皺下去。 第二天一早,一個台灣女人跟一個年輕人來探我對面床的人,我才知跟我同病房的是台灣人,我左盼右盼,在下午三時才盼得三哥來,我面有慍色,三哥說:"我今日已來了幾次,但姑娘說不是探病時間不准進來。"於是我問姑娘,為什麼對面床的親人可以隨時來?她說:"他們今天探完,明天便回台灣了,所以他們今天要爭取時間。"事實是:這個台灣人,到我出院時還未走。 三哥拿了一袋東西來,跟我說,他問過這裡的人,個個做完手術都要這些日用品,如果還有什麼欠缺,樓下就有超市,很方便買的。我看了看,裡面有面盆、杯子、毛巾、濕紙巾……此時此刻, 這種被照顧的溫暖, 是支持我日後撐下去的能量。 手術後第二天,我在醫院已經食粥三餐,第三天已吃米飯, 晚上還例有豬肉湯。 第五天已經可以落地行,復原程度超乎我想像。但一星期,十日過後,身體反而差了,氣力反而弱了, 醫生說:"那是因為之前都是靠藥物維持,現在拔了吊針,所有都要靠自己了。”聽到靠自己,我每天都勤在走廊走動,想練好腳骨力,早日回港。 有位年輕的主診醫生,嗓門很大,每次講話連走廊都能聽到,有晚他站在病房門口跟我說:"你問姑娘做完手術可否吃回抗抑藥,我現在告訢你,是可以的,但你要自己買,我們醫院不提供。"我的眉頭一再猛皺, 我話你講野唔使咁大聲,我聽到的,他說,我講野就係咁大聲,沒辦法。然後又對我對面床的台灣人說:"你有糖尿病,所以手術後要加藥,仲有,你要戒煙….."雖輕聲了,但他的說話,無論這個加護病房,還是玻璃門外的大房,個個病人都聽到,個個彼此知道,大家本來都一身病痛, 所謂私隱, 總是有意無意被公開了。 身體情況漸趨穩定,數天後由加護病房調至雙人房。那天我去了照超聲波,回房時聞到一陣煙味,洗手間被反鎖了,我想去找姑娘來處理,但探病時間,遍找不著,不多久,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抽完煙從我房的洗手間施施然行出來,我叫陪人關上門別再讓閒雜人再走進來。這房間的門側隔著塊小而落地的玻璃,方便姑娘透過玻璃門觀察病人,也因為此,探病時間總有些路人甲乙丙從玻璃,或干脆打開房門,探頭來看內裹環境,在這裡,無論你住什麼房間,都變了公共空間。 過了兩天,一個來自增城的大媽住進來,八十歲,比我精神得多,她很潮,穿著德國舒適涼鞋。我們做手術要用現金找數,她就白天睡覺,晚晚趟屜桶數銀紙。她不是來換腎,她心臟有事,是來做心臟手術,她說在等做心臟手術的病人都很頹,不願與她們同房,她認識這裡腎移植教授,就住進這房間了,我們雖不同病,但兩相憐。 三哥說我在這裡很出名,成日要求多多,成日問點解,我唔明白這裡的病人好似冇乜要求,又唔明點解我唔可以問點解? 大哥大嫂常從多倫多回港避寒,他們剛在三月底回加,不到十日,聽到我換腎又歸心似箭,日夜兼程的飛回來。那天我正在吃午飯,背後聽到熟悉的聲音在叫:香蘭,我沒有即時回頭,我慢慢的站起來,先笑了,然後走過去擁抱我大嫂,並且介紹她給我同房大媽認識,我說這是我大嫂,長兄當父,長嫂當母,她也即是我母親,大媽話,我同你同房成個星期都未見你笑過,現在才第一次見你笑,你阿嫂也真難得,十幾個鐘飛返來探你。我跟大哥大嫂分開了不到三星期,現在異地重逢,恍如做夢。 他們未來之前,三哥是我在這裡的唯一親人,他是我兄,如父,似母,如今我的再生父母來了,他便可回港稍作休息。臨行前他跟我說:"你已經咁閹尖,大嫂來了,便更多投訢了。"果然,她來到後,問了更多點解,我話,在這個為人民(幣)服務的地方,你不要問,只要信。 這間醫學院設備先進,教授與醫生們都專業,文明,和善, 但管理上總是很多甩漏,尤其勞動階層,是很難勞動他們的。教授本來說手術後要住院三星期才可出院,但到第十三天,醫生已告訢我翌日便可出院,他們說反正我回港後都要香港的醫院跟進,不若早日出院在香港好好休息,我沒細問因由,總之走得快就是另一境界。 返港一星期後,因白血球過低、血壓過低又住進瑪麗醫院,我住醫院家人反而安心,他們說不懂得如何照顧我。他們年紀都比我大,三哥68歲,大嫂70,大哥76,他們都為了我這次手術好頻撲,我心實在不忍。 我是瑪麗醫院腎科病房的常客,跟這裡的姑娘阿姐都好熟落,看見病友們大著肚子,由於洗腎的喉管受到感染而要入院治療,我有一絲絲慶幸自己換了腎,但我仍然不快樂。回想八年前第一次換腎,以為換了便是解決了,豈料換來的並不是完整的。我一直有個陰影,辛苦換來還是要洗腎,於是向歲月透支了時間,一年當作三年使,盡量多去旅行,怕很快會吊著條喉管邊度都唔使去。我越來越倦,身體越差越想去旅行,我去了很多地方的博物館,美術館……….的coffee shop,心很野,但行不了多久便要坐低飲杯茶,食件餅,然後就在咖啡室睡著了,然後就返旅館休息了,我去旅行大部份停留的地方都是機場、旅館、咖啡館。 入醫院多過去戲院,年紀大, 機器逐part衰壞. 誠惶誠的過了八年,今年初覆診時,醫生說要排定期再做插喉手術,我的情緒更加病了,今次再換腎比第一次好點,但我的恐懼與焦慮久久不散。手術後同學們,親友們紛紛來探望我,都驚見我很瘦,瘦到不到80磅,他們都很憐愛我,但我仍然不快樂。 七月中回校簽意向書想這個學期復課,校長花了二十分鐘好言勸我,說我太瘦了,不如考慮下學期即明年初才復課,可多些時間調理身體,我意志堅定的望著她說,我雖然瘦,但好精神,我心理及生理上都準備好了。 到開學前幾星期,即手術後三個月,或者因為藥氣已過,我的傷口開始隱隱作痛,體內神經扯住扯住,看東西更加鬆郁朦,聽力本來已在退化,突然發覺即使近距離的對話,我都只聽到發音而理解不到箇中意思,頭髮每天在喪甩,專注力不足,看份報紙看極不完,我對復課開始猶疑,開始為引退找藉口。 有個晚上在澳門約了畢業十年的幾個學生吃飯,言談間我說我剛做完大手術,身體很虛弱,佢地話唔係吖,呢餐飯你食咗四個鐘都仲咁好氣,係瘦D啫。我們一直聊至飯館關門才不捨地散去,當晚我又回復了點信心,起碼年青人還有耐性聽我說話,雖然腰背有點酸痛,但都可坐足四個鐘。 心慌慌, 意茫茫地復課了。久違了一張張十八廿二的面孔,一半來自國內,女生比男生多,一些染著五顏六色的頭髮,三幾個穿著超短裙扮kawaii賣萌,三幾個毒男語意不清,更多的是型男俊女,青春、活力無限。 開學第一星期我與學生們都在重新適應校園生活,大家都在遊魂,我就想到給二年級的第一份影音功課為: 遊魂. 還未站穩腳步,已要不停地開校務會議,而瑪麗醫院在幫我調校藥物,每星期又要撲回港抽血,如此忙碌,我不單沒時間跟自己的心肝脾肺腎對話,更加沒時間去抑鬱。 不覺間開課已一個月,學生們的功課要present了, 那天上下午都有課, 上午班的學生比較靜,作品比較平實。飯後上另一班的堂,我還未推門入課室,已聽到室內嘈過街市,這班學生真是過度活躍,四個鐘內看了他們如何透過影像各自表述遊魂、出竅,大家笑足四個鐘,我太久沒有這樣開懷大笑了,看到他們暗自較勁,我更偷笑,互相比較令他們更有要求, 更進步。課後他們還圍著我問了很多點解? 點做? 點算? 我忙了一整天,疲累的跟他們說: 好學是好的,但要慢慢的學,好奇都是好的,但有些事要自己慢慢去尋找,去發掘。 當晚我累到要用熱氈來敷腳,不覺間睡著了,腦海中仍不斷閃著學生的習作,我又笑了,夢裡仍在笑。 |
2014-11-22 基社李思廉禮堂
基社李思廉禮堂碑記 李思廉,1974年級基社學長,肄業母校後入讀香港中文大學,主修數學;為中港著名企業家,1993年創辦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,鴻圖丕展,懋績勛猷,業務遍佈全國。 李學長少懷濟世之志,心懸報國之情,事業炳著,不忘回饋社會,於文教、衛生、治安、敬老、扶貧等關乎國計民生公益事業,傾囊捐助,施仁佈德,民胞物與,澤蔭神州。 我校自1889年創立,人才濟濟,英賢輩出,深獲各界肯定與讚賞,爭相入讀者不計其數。為配合校務之發展,乃興建教學大樓以應需求,厚蒙學長眷愛,急母校之需,解囊慨捐壹仟萬元,以促其成。為表高賢,並彰盛德,謹以李學長令名顏之本禮堂,以楷模當代,策勵來茲。謹泐貞珉,以垂永久。是為記。
香港培正小學校董會 敬立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廿二日 |
2013-06-21 寶刀未老
李老闆常說他正著手寫文章,從來沒有人把這話放在心裡。 佢老闆呀!沒由來忽然惠賜鴻文,並意氣風發說目的有二:一是要讓大家知道,我們仍然後生,莫等閒,白了少年頭,就冇得玩;二是這麼多年來,睇來睇去都是周美亮和田榮先寫的文,真是淡出鳥來,所以要「拋玉引磚」,叫大家認識,什麼叫狗屁不通!老闆聲言,鴻文陸續有來! 其誠可敬,其勇可嘉,當為楷模! (附加一句:老闆堅持低調,千叮萬囑不要寫他的全名出來;我們一於交叉佢!) * * * * * * * 寶刀未老 李X強 田兄, 睇過施大衛個篇嘢,我個心蘿蘿攣,激起我的好勝本性,講下我最近我自己認為小弟的創世紀運動。 好多同學都知道我得把口,冇句真,冇乜人知道我好動一面。 五月中旬,香港成曰落雨,股票又牛皮,一向都冇做運動的我,突然唔知抽起邊條筋,一條友飛去布吉做我三十多年前做過的嘢 — 「 潛水。」 我一到酒店 check in 咗, 立刻走去front desk 做個 booking。個靚女問我想去邊度潛。我話想潛水睇鯊魚,佢話個鯊魚團琴日去咗,聽日會去深潛。當佢問我有冇牌,我話sure!佢又問有牌幾多年,我屈指一算,沙麈地答三十七年!佢又問我上次幾時潛過,我支吾以對一輪,細細聲晌喉嚨講: 三十年前! 唔知個女仔佩服我定嚇壞,擘大個口:咁你要不要私人教練?我都未答佢,佢已經開咗單。 結果個泰籍教練非常專業;為咗免俾人話我吹水,特別影咗幾張相為証。 我其實想講:唔好低估自已!又話成六十歳人,以我一個從不運動的人,都可以做到,記住: Life is still young, enjoy yourself. 李老闆 2013/06/21 |
2013-05-27 不老單車騎士
上週末從 Vancouver 騎腳踏車往 Seattle. 全程二日半及約280k. 附上在終點 Space Needle下的留念照及與同學們分享竊喜的心情. Preparation:
田榮先問有冇俾老婆鬧,答案是:有!!每次出遊都要付出慘重的家庭及經濟代價,二日半短遊加$150食宿後,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 : 六月要坐遊輪, 七月要去台灣。 如你見報我登上 Mt Everest, 代表我已被"妻休"! David Sze May 27, 2013 |
1-10 of 40